“孩子哭我也哭,很无助...” 新西兰华人妈妈亲述生下孩子1个月后的心路历程

2020/11/3

“糟糕、绝望、无助。”Joyce Lin这样形容自己生下宝宝出院后回到家中的第一天。

家住奥克兰北岸的Joyce来自中国,6个星期前,她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对于Joyce来说,在享受新生命到来的喜悦和快乐时,她的生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孩子哭,我也哭”

“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Joyce回忆起自己到家第一天的情形时说,“把我和孩子送到家里后,他(编者注:Joyce丈夫)又马不停蹄地出门去了超市。”

听着宝宝止不住的哭声,一个人呆在家里的Joyce“难受的像针扎一样。”

截图来自NZ Herald

截图来自NZ Herald

“孩子哭,我也哭。”Joyce Lin这样告诉NZ Herald记者。

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对于每个妈妈来说,本来就充满了挑战,现阶段因为疫情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而对于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新手妈妈们而言,大家遇到的挑战更大。

“我妈很想来,但是来不了”

宝宝出生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从中国来到新西兰帮助照顾,一方面老人家们有带孩子的经验,帮忙照看孙子孙女,另一方面老人家帮着照料家务,给新手家长们减轻点压力和负担,更重要的是父母在身边可以给予新手爸妈们情感上的支持,这是中国人的天伦之乐。

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Joyce的妈妈不能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划从中国来新西兰照顾她。

截图来自NZ Herald

截图来自NZ Herald

“疫情爆发以后,新西兰对非公民和PR持有者关闭了边境”,Joyce说。“妈妈已经准备好过来的,但是根本没有机会。现在孩子6个星期了,老人家很想来,但是来不了。”

根据新西兰移民局的规定,可以以人道主义理由申请入境特批,但是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传播,特批条件非常严格。

Joyce也曾尝试和移民局联系为自己的父母申请,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移民局发言人表示,家里有新生儿的新移民为家人申请入境新西兰提供照顾的理由,不可能达到人道主义特批的条件。

“我现在的希望就是边境早日能开放。”Joyce说。

抑郁、焦虑、无助的情绪

“孩子一哭的时候,我感觉每根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她一哭,我连厕所都不能去上,也没有时间睡觉和吃饭。有些时候我也忍不住哭,我觉得简直没有希望。”Joyce苦笑着说。

孩子满月后,沮丧、难过、无助的情绪一直困扰着这位32岁的妈妈,于是她去见了GP。

第一次见完GP后,医生就非常担心Joyce的情况,并且要求她一个星期内就要复诊,而且提醒Joyce的丈夫密切留意她的情况。

Joyce出现的心理困境是众多在新冠疫情期间生产的移民妈妈共同面对的难题。新西兰母婴服务机构Plunket也发现:在移民家庭中,疫情爆发以来因为新生儿到来而寻求心理支持的家庭发生了增加。

Plunket健康顾问Vivian Cheung也表示,对一个移民妈妈来说,不管是从他们自己的社交网络求助或者求助健康专家,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孤单,有可以信任的地方寻求帮助。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也是很多移民女性在新西兰生育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亚裔家庭服务中心全国总监Kelly Feng表示。

“对于第一次在新西兰生产的移民女性来说,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里与助产士或Plunket的护士们打交道,新西兰医院的生产环境、医疗条件等方面对于她们来说也都是陌生的。这些陌生感也会无形中增加她们的压力。”Kelly说。

文化冲击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坐月子”。

“在新西兰,生完孩子后,妈妈和宝宝第二天就可以出门。”Kelly表示,“但是在东亚文化里,‘坐月子’对于产妇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一个月里,产妇不能出门,要在家呆着,好好休养。如果产后女性不能在月子期间得到很好的照顾,营养跟不上或者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会给她们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关注孕产期女性移民的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特别发出呼吁:请关注孕产期女性移民的心理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她正在孕期,还在已经生下了宝宝,请多给她们一点爱。

请理解她:如果她心情不好,请理解她,认同她们的感受,陪伴在她们的身边。

请不要责怪她:如果她哭了,如果她对家人或者照顾她的人比较苛刻,甚至发脾气,这些可能是抑郁情绪的表现,但也是产妇调节情绪的方式,请关心她,不要责怪她。

请相信她:相信她们有能力顺利应对情绪问题,请予以鼓励和肯定,让她们增强信心和能力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请把你的爱给她:家人的爱对孕产期女性是最大的支持,家人共同努力一起度过这段充满挑战的新旅程。

请寻求专业帮助:当她的情绪问题无法疏解的时候,请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有任何紧急情况,拨打111求助
亚裔家庭服务中心(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晚上8点):免费热线电话0800-862-342
PlunketLine 0800 933 922 (7天24小时开放)
Rural Support Trust: 0800 787 254
Lifeline: 0800 543 354 (7天24小时开放)
Suicide Crisis Helpline: 0508 828 865 (0508 TAUTOKO) (7天24小时开放)
青少年热线: 0800 376 633
儿童热线: 0800 543 754 (7天24小时开放)
Whatsup: 0800 942 8787 (下午1点-晚上11点)
抗抑郁帮助热线:0800 111 757 (7天24小时开放)

(新闻来源:NZ Herald,原文链接:
https://www.nzherald.co.nz/nz/covid-19-coronavirus-birth-in-a-pandemic-when-baby-cries-i-cry-too/YZS522VPWMC6MZFL3CHVEB7DWA/

此信息有用吗?

订阅我们最新资讯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绝不容忍垃圾邮件。

本网站受 reCAPTCHA 保护, 并适用 Google 隐私政策和服务 条款。